下面是山東利達小型旋挖鉆機廠家給大家帶來關于管樁設計施工中的問題及質量,以供參考。
管樁設計施工中的問題及質量的相關內容有那些呢?
1、擠土效應
在沉樁過程中,土體向四周排擠,使周圍的土受到嚴重的擾動,主要表現為徑向位移,樁尖和樁周一定范圍內的土體受到不排水剪切以及很大的水平擠壓,產生較大的剪切變形,形成具有很高孔隙水壓力的擾動重塑區,降低了土的不排水抗剪強度,促使樁周鄰近土體會因不排水剪切而破壞,由于群樁施工中的迭加作用,會使已打入樁和鄰近管線產生較大側向位移和上浮。樁群越密越大。土的位移也越大。
施工遇到擠土效應采取的防治措施是:①合理安排沉樁順序、控制每日打樁的數量,減少孔隙水壓力的迭加:②采用先開挖基坑后沉樁的施工工序,可減少地基淺層軟土的側向位移和隆起,有利于降低沉樁所引起的超靜孔隙水壓力,從而減少地基深層土體變位。③在場地設置袋裝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創造排水條件以降低孔隙水壓力。④預鉆孔輔助沉樁。
2、浮樁
浮樁現象是靜壓管樁擠土效應的一種表現形式。該問題表現得很隱蔽,并且往往是等到壓樁工程完工后做靜載檢測時才發現,而此時樁機可能已退場。此時再來處理就非常被動。比較好的處理措施是:提前選取有代表性的樁進行測量監控,在樁施工結束后應立即用水準儀測量記錄其樁頂標高,并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定期復測,通過比較來檢查樁身是否有上浮現象。如果發現有上浮現象,則需采取前面提過的控制壓樁速率、重新調整壓樁路線或鉆孔取土等措施,減少擠土效應進而控制樁身上浮現象。如果采取上述措施后仍不能解決樁身上浮現象,則可采用復壓的補救方法進行處理。
3、沉樁達不到設計要求
沉樁達不到設計的最終控制要求主要原因是:
①勘探點不夠或勘探資料粗糙,對工程地質情況不明,尤其是對持力層起伏標高不明,導致設計考慮持力層或選擇樁長有誤。
②設計持力層選擇不當,預應力管樁持力層宜選擇強風化層。以達到較高承載力。但當強風化層埋深較深時,考慮到樁長限制,不得已選擇全風化層作持力層時,承載力將受較大影響。特別是全風化層有遇水易軟化特點,地下水可能通過樁管內從樁尖滲入,大大降低樁端承載力。
③設計對單樁承載力預估不準,導致實際樁長與壓樁力不匹配。
④樁身斷裂致使不能繼續施壓。
防治措施為首先詳細探明工程地址地質情況,必要時應作補勘,正確選擇持力層或標高;施工采用合適噸位樁機;根據工程地質條件,合理選擇樁的施工方法及打樁順序,避免斷樁,確保樁身質量。科學設計,通過試樁確定合理終壓標準。
4、斷樁
斷樁是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施工中常常遇到的問題,其產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有:
①使用了廠家生產的未經檢驗的不合格的樁;
②樁尖碰到地下障礙物管樁被蹩斷;
③管樁施工中垂直度沒有控制好;
④管樁由軟弱土層突然進入硬土層,樁機壓力迅速升高,樁身受到瞬間沖擊力而引起;
⑤基坑施工中,由于軟土推擠隆起,基坑壁側向移動造成斷樁。
施工中若發現有斷樁,就要采取補強加固方案處理。對預應力管樁淺層斷樁可采用接樁。對深層斷樁的接樁(包括部分錯位樁糾偏后接頭)要抽干樁內積水,確認樁的傾斜在允許范圍內,放人鋼筋籠,鋼筋籠應伸到斷樁下3m,用高等級混凝土灌注。接樁后要進行承載力檢測。當斷樁處錯位,無法復原時,應重新補樁。對工程事故應分析問題的原因、補樁的可能性和對已施工樁的影響,考慮其它可利用條件以及經濟和工期等要求。